Alternate Text

三十载再聚首!8901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大学生通讯社 2019-11-14 3898


 

        “如果有人问我此生最引以为傲的事是什么,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我有幸完整地担任了通风8901班四年班主任!”我校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8901班班主任徐德刚不假思索地说道。

 

        1989年的夏天,来自五湖四海的31名男孩因缘分组成了通风8901班。四年大学的青葱岁月匆匆而过,三十年后再聚首,他们褪去昔日的稚嫩,成为了学术界的长江学者、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教授、管理领域的厅处级干部、中级法院的高级法官、大型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老总、民营企业的CEO、高级工程师……119日下午,这个最“牛”班级的 11名学生代表集聚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校长朱川曲到场,副校长施式亮以任课教师的身份与曾经的学生共同回忆在母校的学习生活。

 

        会上,朱川曲首先对通风8901班同学三十年后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校友的捐赠以及对母校建设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三十年间里,通风8901班同学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为班级争光的同时,更为我校争光添彩。朱川曲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大力支持学校今后的发展,为学校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建设助力。

 

        “走进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每一栋教学楼无时无刻不在增加我们对母校的认同感,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母校底蕴的深厚。” 北京电建董事长、党委书记、通风8901班同学毛世勇说道。通过结合自身的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他建议,学校要增强与企业的合作,相互交流,让双方更好地知道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针对学科建设,著名煤火灾害防治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通风8901班同学邓军表示,重点学科要重点建设,在学校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保住对于重点学科的发展。除此之外,邓军提出,我们的人才既要不断引进,更要立足于自己的培养。他表示,办学70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希望母校在一流学科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与邓军不同,他是致力于灭火,而我是要点火,并且火越大越好!”东风柳州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姚克甫的一番话让会议室里的众人发出爽朗的笑声。他表示,通风专业的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但是也涌现出一大批水电专家、汽车发电机专家。学校要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让融会贯通的能力成为学生具备的基本素养。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前提条件。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汉南区委常委张德华回忆起当年眼中老师们的“极致”要求:“我们上课走后,老师会从窗户中看我们的毛巾是否挂成了一条线、被子有没有叠整齐、鞋跟有没有靠在一起……”当时的他们并不理解老师的做法,如今回忆起来却是十分感谢:“正是当年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让我受益匪浅!”在张德华看来,如今同学们的成就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和班主任老师的悉心教导。

 

        学校给了我们什么?惠州赛力珑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朝辉回答道:“学校培养了我们的自信,这种自信让我并不害怕遇到困难的事,并且正是这种自信让我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在谢朝辉看来,英雄不论出身,最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尤为关键。“我对我们通风8901班当年的自信心态感到自豪。”

 

        班级座谈会上,通风8901班的11名代表就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文化、人才培养等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讨论热烈。

 

        “是同学们让我找到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即来自于你们当年在校的努力,也来自于你们走上社会之后的工作成就。”通风8901班班主任徐德刚说道。曾作为班主任的他尽可能地去创造条件,对学生们因材施教。与每一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谈一次话、给每位家长写一封信反应学生的情况、寒暑假返校每一位同学谈三分钟的寒暑假见闻等等,谈到自己作为班主任的努力,徐德刚的眉眼间尽是骄傲。

 

        据悉,通风8901班同学为此次再回母校开展了以“庆母校华诞,为母校做件事”为主题的四场活动,共为母校捐资六万七千元,为校园师生开展多次分享讲座与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