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e Text

校友许艳斌获评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

作者:湖南科技校友会校友总会 2017-12-03 556


 

 

    “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新招纳的两名农民新丁开始学习操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我们也终于能够像领头羊一样站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高点上了……”2017年11月22日晚10:24,忙碌了一天的许艳斌在她的朋友圈中欣慰地发帖。

一顶草帽、一本笔记本、一部手机、一辆黑色汽车,从清晨到午后再到傍晚,从工作车间到田间地头再到农民家中……整整21年,许艳斌就这样一直奔波在通海县她工作的各个乡镇,以饱满的热情从事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今年9月份,我校校友许艳斌从全国50多万的基层农技人员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

 

青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1992年夏天,对于许艳斌来说格外得特别,这一年,她考上了大学。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没有选择就近求学,也没有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专业,而是选择了只身一人远离故土,带着“实业救国”的憧憬,来到我校就读煤田地质专业。

“也许是有着云游四方梦想的缘故吧!”谈起远赴湖南求学的初衷,许艳斌打趣着说道。那时,地质系女生尤其的少,许艳斌所在的班级仅三个女生。面对野外实习、地质勘探这些辛苦的实践活动,这三个女生却毫不“怯场”,也同男同学一样拎着大堆工具前往岳麓山、金竹山煤矿、湘乡水泥厂等地开展实地考察活动。


    “艳斌啊!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就感觉很文静。相处久了,就知道她是一个朴实本分、尊敬老师、学习刻苦、同学关系十分融洽的好学生。”谈起许艳斌,曾任古生物实验课教师的皇晓东止不住地称赞道。

 

和老师眼中的形象略有不同的是,这个“文静”的女孩子身上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参加工作21年来,一直在乡镇勤恳地工作,致力将每一件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主持过乡镇农业工程、农业统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并一个人独自承担了通海县2009年牛家港口灌区、2010年大新河入湖口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和农艺措施的布控实施。许艳斌是通海最早提出在地形图上对有阳能杀虫灯根据辐射半径进行布点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

 

每天都处于二十四小时待命的状态,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一工作起来,她就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别人问她为何要如此,她淡然地说:“只是不想随随便便地过,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时间飞逝,如今45岁的许艳斌阔别校园已21年,但她仍旧和当初一样激情满满地做着自己的工作。2016年回校参加20年班级聚会,她新奇而又高兴:“学校已不是当初的样子,变大了,漂亮了,硬件设施也提高了……”看着校园中的一张张稚嫩的脸,她忍不住说道:“大学生忙要忙得有目的,要以学业为重,综合发展。最关键的还是明确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十年后你们会很感激现在的自己!”

 

事情:做到自己想要的高度

  

尽管毕业分配到了并不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但许艳斌并没有就此做起了“敲钟和尚”,而是摸索着来,一步一步增强自己的能力,摸索着做好这份原本“不在预料之中”的工作。好在,许艳斌曾辅修过市政工程,因此做起农田水利工作也不算太偏太难。但此后,她似乎爱上了这种挑战自我的行为,于是又相继接过水产、农业统计、农村地震民居安全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程等任务,并修完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课程毕业,看书、自学,已然变成了她21年来坚持的习惯。

 

但是,她所在的工作单位——云南省通海县秀山街道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地处县城中心城区,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工作站既负责基层农技推广、农业产业物流管理、科普惠民兴村、全民科学素质道德提升等项目建设工作,还承担着农机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工作的重任,而农机、水产、农科三个部门的所有工作任务仅有1名同事和她共同应对,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可无论多辛苦,许艳斌总是告诉自己不能放松。

 

为了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许艳斌心系“三农”,用大量时间钻研起与之相关的各项技术业务。她发动了科技示范户,成立了植保协会、植保专业合作社、专业化统防机防队,组织科技示范户成立了“互帮互学”学习小组,不断地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寻求以最快的时间解决群众的诉求。她始终将手机保持全天24小时待机,并耕躬田亩,每年下乡天数均达150天以上。

 

201511月,当万家社区农户奎艳着急打来电话,告知其有0.7亩蒜苗田接连三茬均不生长,其原因是自己掺入煤灰和炉渣改土。接到电话的许艳斌马不停蹄地赶忙联系了3名土肥专家,组成5人工作小组迅速赶到农户田块,通过调查前茬栽培记录,仔细查看作物生长的形态特征,对根系进行观察,经过讨论研究,给农户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但事情并没有就此打住,为了最终解决好问题,她又坚持不懈地跟踪督促奎艳,给农户斟酌肥料质量品比后选定有机肥种类、配送腐熟剂,叮嘱农户人工捡拾掺混入田块的煤渣和炉渣,并进行人工深挖改土,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后田块作物正常生长。

 

事业:经营成毕生所爱

 

“刚就业那会儿,我拼命看书学习新的知识,想着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地方,直到承担每一件工作都与工作合二为一地服务“三农”,才发觉自己原来深深爱着农业。”回忆起当初考大学和刚工作那会儿急迫地希望脱离农业的想法,许艳斌笑道。

 

一身休闲服,一双平底鞋,穿梭于各个田间地头,做试验、传技术、忙指导、解民忧……许艳斌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了田间地头。

 

2011年的五一长假,骄阳似火。纵使头顶草帽,许艳斌依然难以抵挡高原太阳的“热情”,致使脸颊晒伤,患严重的紫外线过敏。“白天千万不要出门啊!”看着脸颊肿得眼晴眯成了一条缝的许艳斌,医生再三嘱咐道。但为了按时完成工作,她仍固执地忍着疼痛,用围巾将脸包裹成只露出两双眼晴的模样,坚持着每天10-13小时野外作业,创下一天完成覆盖11000亩耕地网格化、布控采集土样231个和一天完成辐射2000亩的20盏太阳能杀虫灯布控施工的工作记录。

 

此外,她还带领团队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先后组建通海县清禾卫士植物保护协会和植保专业合作社,设立科技服务“100”电话,建立“清禾植保”微信群,成立农业科技专家+示范户“互帮互学”智囊小组和“百名”农技推广队伍,创立了“农————协会”+科技示范户的多元合作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面对着一直繁多的工作任务,她坦言:“有时我也会觉得好累,但每到这种情况我就想办法自我调整。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或到山间、田地里溜达溜达,发解农情和进行技术指导。”她常常告诉农民们,农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休闲的一种方式。在她看来,农业是一个很高尚的职业,因为厨房是最好的医院,吃的健康一点,去医院就少一点。

 

如今,作为云南省通海县秀山街道农业技术农机工作站站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她已将这份职业做成了事业,将事业深深地融入了她的生活,经营成毕生所爱。一路走来,她曾获过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及相关表彰奖励19项次,发表论文9篇,撰写调查报告、技术工作总结36篇,是通海县农技推广工作的优秀排头兵,是实施乡村发展战略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工作队伍中的一员,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忠实守护者。


新闻链接:

    为宣传基层农技人员不畏艰苦、扎根农村、为农服务的高尚品德,展示务实重干、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5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了“寻找最美农技员活动”。经基层单位遴选推荐、部省两级专家审定推选、部省市三级公示等程序,从全国50多万名基层农技人员中寻找出了100名品德高尚、业绩突出、农民满意的“最美农技员”。